中聯(lián)ZTC200V551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(lián)ZTC200V551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中聯(lián)重科 ZTC200V551 是一款 55 噸級的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駕駛員和指揮人員進行安全、高效作業(yè)的“圣經(jīng)”。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應用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
首先,理解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查看案例前,必須明確性能表的幾個核心參數(shù):
工況:ZTC200V551 通常有幾種基本工況:
- 主臂工況:使用全伸主臂進行吊裝。
- 副臂工況:在主臂末端加裝副臂,主要用于高而輕的構件。
- 固定副臂工況:副臂與主臂有固定夾角,性能不同。
- 塔式副臂工況:副臂與主臂成一直線,起升高度最大。
幅度:吊鉤中心到起重機回轉(zhuǎn)中心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決定起重能力的最關鍵因素。
臂長:主臂伸出的長度。在相同幅度下,臂長越長,起重能力越低。
額定起重量:性能表中對應特定臂長和幅度下,起重機允許吊起的最大重量。這個重量已經(jīng)包含了吊鉤、索具的重量。
配重:ZTC200V551 通常有基本配重和可選配重。性能表會注明對應的配重狀態(tài)。使用性能表前,必須確認車上安裝的配重是否正確。
應用案例
案例一:廠房鋼結構吊裝(主臂工況)
- 場景描述:需要在空曠的廠房內(nèi),將一根重 10 噸的鋼梁吊裝到 15 米高的柱頂上。作業(yè)半徑(幅度)預計為 12 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和配重:場地開闊,使用主臂工況。確認車輛已安裝全部標配配重。
- 查詢性能表:打開 ZTC200V551 的主臂工況起重性能表。
- 找到“幅度”為 12 米這一列。
- 向下查看,尋找能滿足 15 米起升高度的最小臂長。全伸主臂可能超過30米,15米高度只需部分伸出臂架。假設我們選擇 18.5 米的臂長。
- 在幅度 12 米、臂長 18.5 米交匯的格子里,查得額定起重量為 19.5 噸(此為示例值,請以實際性能表為準)。
- 安全校核:
- 吊裝物重量:10 噸。
- 吊鉤和索具重量:假設為 0.5 噸。
- 總吊重 = 10.5 噸。
- 比較:10.5 噸 < 19.5 噸,且留有充足的安全余量(通常要求實際負載不超過額定起重量的75%-90%,視公司安全規(guī)定而定)。結論:安全,可以作業(yè)。
- 現(xiàn)場操作:將起重機支車在距離吊點12米的位置,伸出臂長至18.5米,進行吊裝。
案例二:樓頂設備安裝(副臂工況)
- 場景描述:需要在一棟30米高的樓頂安裝一臺重3噸的空調(diào)機組。由于樓頂有護欄,起重機無法過于靠近,預計最小作業(yè)幅度為22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起升高度要求高(30米+設備高度+索具高度),負載輕,幅度大。主臂工況可能無法滿足,必須使用副臂工況。
- 查詢性能表:打開 ZTC200V551 的副臂工況起重性能表。該表會額外注明副臂的長度和安裝角度。
- 假設主臂全伸至 40 米,加裝 9.5 米副臂,副臂安裝角度為30度。
- 在表中找到對應“主臂+副臂”組合,以及“幅度”為22米的行。
- 查得額定起重量為 4.2 噸(示例值)。
- 安全校核:
- 總吊重 = 設備重 3 噸 + 索具重 0.2 噸 = 3.2 噸。
- 比較:3.2 噸 < 4.2 噸。結論:在額定能力范圍內(nèi)。
- 特別注意:副臂工況下,起重機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