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STC250T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三一STC250T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三一STC250T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如何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這對于安全、高效地完成吊裝任務至關重要。
第一步:理解STC250T的基本參數(shù)和性能表結(jié)構
1. 基本參數(shù)回顧:
- 最大起重量: 25噸
- 主臂長度: 10.4米 - 31.5米(基本臂)
- 副臂長度: 可選配,可進一步延伸至40多米。
- 核心限制: 起重能力主要受三個因素制約:幅度(工作半徑)、臂長、支腿工況。
2. 性能表的構成: 性能表通常是一個矩陣圖,包含以下關鍵信息:
- 豎列(Y軸): 臂長,從最短的基本臂到最長的主臂,以及加副臂的情況。
- 橫排(X軸): 幅度(工作半徑),從最小幅度(如3米)到最大幅度。
- 表格內(nèi)的數(shù)值: 在特定臂長和幅度組合下,起重機所能安全起吊的最大額定起重量。
- 重要注釋: 表頭或表側(cè)會明確標注該性能表所對應的支腿工況(如全伸、半伸)和配重狀態(tài)(如全配重)。
STC250T通常有多張性能表,例如:
- 主工況表: 支腿全伸,全配重。
- 副臂工況表: 安裝副臂后的性能。
- 行駛工況表: 不帶配重或特定配置下的性能(用于轉(zhuǎn)場或小噸位吊裝)。
第二步:不同工況下的應用案例
以下是幾個典型的吊裝場景,演示如何查詢和應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工地設備卸車(標準主工況)
- 場景: 在平整堅實的工地上,需要將一臺重約10噸的空壓機從卡車上吊下并放置到指定位置。
- 吊裝計劃:
- 確定重量和位置: 貨物重量10噸。卡車停放位置預計吊臂幅度(半徑)約為7米。
- 選擇臂長: 設備不高,作業(yè)空間開闊,選擇較短的臂長效率更高。假設選擇15.6米臂長。
- 查詢性能表(主工況,支腿全伸):
- 找到 “臂長15.6米” 這一列。
- 在橫排中找到 “幅度7米”。
- 交叉點對應的數(shù)值就是額定起重量。我們假設查表得到該工況下額定起重量為 14.5噸。
- 應用分析:
- 安全性校驗: 貨物重量(10噸)< 額定起重量(14.5噸)。滿足安全要求。
- 余量考慮: 有4.5噸的安全余量,考慮到吊索具重量(約0.2-0.3噸)和可能的晃動,余量充足,作業(yè)安全。
- 關鍵點: 此案例是最常見的工況,核心是確認實際重量和幅度在性能表的“綠色區(qū)域”內(nèi)。
案例二:廠房內(nèi)設備安裝(大半徑、長臂工況)
- 場景: 在已建成的廠房內(nèi),需要將一臺重4噸的機器吊裝到離起重機中心16米遠的混凝土基礎上。廠房凈高限制了起重臂的起升角度。
- 吊裝計劃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 重量4噸,幅度16米。由于廠房高度限制,必須使用較長的臂長以降低臂架角度。假設需要用到28米臂長。
- 查詢性能表(主工況):
- 找到 “臂長28米” 這一列。
- 在橫排中找到 “幅度16米”。
- 假設查表得到額定起重量為 4.5噸。
- 應用分析:
- 安全性校驗: 4噸 < 4.5噸。理論上滿足要求。
- 風險警示: 這是臨界工況!額定起重量僅比貨物重量多0.5噸。
- 必須精確計算吊鉤、索具的重量(可能達0.3噸以上)。
- 必須嚴格確保地面堅實,支腿支撐可靠,任何微小的下沉都會導致實際幅度增大,起重能力急劇下降(性能表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