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三一STC800E6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如何應用其《起重性能表》進行安全、高效作業。
核心前提:理解性能表的關鍵參數
在討論具體案例前,必須明確閱讀性能表的幾個核心要素:
- 工作幅度(R): 吊鉤中心到起重機回轉中心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決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。
- 額定起重量(Q): 在特定幅度和工況下,允許起吊的最大重量。嚴禁超載。
- 臂長(L)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
- 支腿工況: 全伸(所有支腿全部伸出)或半伸(通常指只伸出垂直支腿,不伸出水平支腿)。性能表通常是基于全支腿、360°回轉的最佳工況制定的。
- 配重: STC800E6通常有固定配重,但性能表會注明是否包含基本配重。
STC800E6的最大額定起重量為80噸,其性能表是一個多維表格,需要綜合查找臂長、幅度和重量。
應用案例一:城市工地設備安裝(標準工況)
- 場景: 在場地平整的建筑工地,需要將一臺重約15噸的冷水機組吊裝到10米高的設備平臺上。平臺距離起重機預計停放位置約12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:
- 被吊物重量: 15噸(需確認設備凈重,包括吊具、索具重量,假設總重16噸)。
- 所需幅度: 設備平臺距離12米,但需考慮設備尺寸和就位空間,預計工作幅度 R = 14米。
- 所需臂長: 平臺高10米,加上吊索高度和設備高度,預計需要臂長 L ≥ 18米。
- 查閱性能表(全支腿工況):
- 找到 臂長18.5米 這一列(性能表通常有18.1m或18.5m等接近值)。
- 在該列下,查找 幅度14米 對應的額定起重量。
- 查表示例結果: 在14米幅度下,18.5米臂長的額定起重量可能約為 22噸。
- 安全驗證與決策:
- 驗證: 16噸(實際吊重) < 22噸(額定起重量),安全余量充足。
- 決策: 工況完全滿足要求??梢赃x擇使用18.5米臂長,在14米幅度內安全作業。操作時,應緩慢起鉤,觀察支腿地面情況,確保萬無一失。
- 確定關鍵參數:
應用案例二:狹窄場地吊裝(非標準工況 - 側方或后方作業)
- 場景: 在一條城市道路上進行管道更換作業,場地狹窄,起重機無法全伸支腿,只能使用半支腿工況。需要吊起一段重8噸的混凝土管道,幅度約9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識別工況特殊性: 這是非全支腿工況,起重能力會大幅下降。絕對不能使用全支腿的性能表!
- 查閱正確的性能表: STC800E6的《起重性能表》中,一定有專門針對 “半支腿” 或 “側方/后方作業區” 的表格。這個表格的起重量會遠小于全支腿工況。
- 查閱半支腿性能表:
- 假設使用較短臂長,如 13.2米(因為管道不重,不需要長臂)。
- 在幅度 9米 下,查找額定起重量。
- 查表示例結果: 半支腿工況下,9米幅度的額定起重量可能僅為 10噸 左右(而全支腿時可能超過30噸)。
- 安全驗證與決策:
- 驗證: 8噸(實際吊重) < 10噸(半支腿額定起重量),勉強滿足,但安全余量很小。
- 決策:
- 風險極高! 必須極其謹慎。
- 考慮能否通過調整吊車位置,哪怕多伸出一點支腿來改善工況。
- 操作必須平穩,嚴禁回轉速度過快或急停急起。
- 指派專人觀察支腿和地面變化。
- 結論: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