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STC1100T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三一STC1100T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三一STC1100T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其《起重性能表》的具體應用案例。
首先,需要明確一個核心概念:起重性能表是吊車安全作業(yè)的生命線,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數(shù)字,而是隨工況變化而動態(tài)調(diào)整的指導手冊。 STC1100T作為一款110噸級的起重機,其性能強大,應用場景復雜,正確使用性能表至關重要。
理解STC1100T起重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性能表上的起重能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,這些因素也構(gòu)成了不同的“工況”:
- 幅度(工作半徑): 吊臂角度或伸長的函數(shù),是決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。幅度越大,起重能力越小。
- 臂長: 主臂長度、副臂(固定副臂或變幅副臂)的接入。
- 配重: 全配重(通常為32.5噸)或部分配重。
- 支腿工況: 全支腿(360°全周作業(yè))或半支腿(側(cè)方或后方作業(yè))。
- 吊鉤滑輪組: 使用主鉤還是副鉤,穿繞的倍率(如4繩或8繩)會影響起重能力。
STC1100T的性能表通常會分為幾個主要部分:
- 主臂工況表: 僅使用主臂,不同臂長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。
- 主臂+副臂工況表: 接入副臂后,起重能力會顯著下降,主要用于高空的輕型設備吊裝。
- 專用工況表: 如使用重型固定副臂(Y型副臂)或塔式副臂時的特殊性能。
應用案例詳解
我們通過三個典型的實際場景來說明如何查詢和應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風電設備檢修(主臂工況,中幅度,高精度吊裝)
- 場景描述: 在一個風電場,需要更換一臺風機頂部的齒輪箱部件。部件重量為28噸,風機輪轂高度為80米。作業(yè)場地平坦堅實。
- 工況選擇與查詢步驟:
- 確定基本參數(shù): 重量=28噸,所需高度 > 80米(需加上吊索具高度和部件本身高度)。
- 選擇臂長組合: 80米的高度,需要使用“主臂+副臂”或超長主臂。假設STC1100T采用44.5米主臂 + 25米變幅副臂的組合,總臂長可達69.5米。加上吊鉤和臂頭高度,可以達到要求。
- 查詢性能表: 找到“主臂44.5m + 變幅副臂25m”的工況表。
- 確定幅度: 為保證安全,吊車需與塔筒保持一定距離。假設作業(yè)幅度(工作半徑)為16米。
- 讀取額定起重量: 在性能表中,對應“臂長69.5米,幅度16米”的位置,查得額定起重量為 32噸。
- 安全分析與決策:
- 對比: 計劃吊重28噸 < 額定起重量32噸。初步判斷可行。
- 考慮安全余量: 32噸的額定能力是在理想狀態(tài)下。需考慮風載(風機頂部風很大)、吊索具重量(約1-2噸)、以及動態(tài)載荷(起升、回轉(zhuǎn)時的慣性力)。通常要求實際吊重不超過額定起重量的75%-90%(視公司安全標準而定)。28噸 / 32噸 ≈ 87.5%,在嚴格的安全管理下,此工況可能被視為臨界狀態(tài)。
- 最終決策: 安全工程師可能會要求:
- 選擇更優(yōu)工況: 如果場地允許,將吊車位置前移,將幅度減小到14米,此時額定起重量可能增大到38噸,安全余量更充足。
- 加強監(jiān)測: 在87.5%的負荷率下作業(yè),必須全程監(jiān)控風速,確保無突發(fā)陣風,動作緩慢平穩(wěn)。
案例二:廠房鋼結(jié)構(gòu)吊裝(主臂工況,大幅度,場地受限)
- 場景描述: 在一個已建成的廠房內(nèi)安裝屋頂鋼梁。鋼梁重15噸,需要安裝到離地20米的位置。廠房內(nèi)空間狹窄,吊車只能停在特定位置,作業(yè)幅度較大。
- 工況選擇與查詢步驟:
- 確定基本參數(shù): 重量=15噸,安裝高度≈20米。
- 選擇臂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