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三一STC1600C(160噸)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其起重性能表的實際應用案例。
核心要點:起重性能表是吊裝作業(yè)的“生命線”,任何操作都必須嚴格依據性能表進行。
STC1600C作為一款大噸位起重機,其性能表非常復雜,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關鍵部分:
- 主表: 基于基本臂工況(通常是最短的主臂長度)。
- 副臂工況表: 當主臂長度不夠時,需要加裝副臂。
- 固定副臂工況表: 用于特定的塔式工況。
- 超起工況表: 使用超起裝置(如STC1600C的SSL超起)能大幅提升起重性能,尤其是在大半徑工況下。
每個表都包含三個關鍵參數:工作幅度(吊裝半徑)、臂長、額定起重量。它們之間的關系是:在相同臂長下,幅度越大,起重量越??;在相同幅度下,臂長越長,起重量越小。
應用案例場景分析
以下是幾個典型的應用場景,說明如何查詢和應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風電設備吊裝(典型的大噸位、大半徑作業(yè))
場景描述: 在風電場吊裝一個重約90噸的風電塔筒節(jié),需要將塔筒節(jié)吊起并安裝到基礎上。由于塔筒高度和作業(yè)空間限制,起重機的工作幅度(回轉半徑)預計為14米。
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這是一項重物、大半徑的作業(yè),需要使用超起裝置來獲得最佳性能。我們選擇 “帶超起工況” 的性能表。
- 查詢性能表:
- 首先,在性能表中找到 “工作幅度”為14米 的這一列。
- 然后,沿著這一列向下看,找到能滿足 “額定起重量 ≥ 90噸” 的行。
- 假設我們查到,在14米幅度下:
- 臂長50米時,額定起重量為100噸。
- 臂長52米時,額定起重量為95噸。
- 臂長54米時,額定起重量可能降至88噸(不滿足要求)。
- 制定方案:
- 因此,我們必須選擇 臂長不超過52米 的工況。
- 考慮到塔筒的高度和安全余量(如吊索具重量約2-3噸),我們最終確定使用 50米主臂 + 超起裝置 的工況。此時額定起重量100噸 > (90噸 + 3噸吊索具) = 93噸,滿足要求且有安全余量。
- 現(xiàn)場驗證: 在實際吊裝前,必須確保支腿全伸、地面堅實、超起配重設置正確,所有這些條件都必須符合性能表所基于的工況假設。
案例二:廠房內設備安裝(受限空間作業(yè))
場景描述: 在一個已建成的廠房內安裝一臺重35噸的大型設備。廠房高度限制了起重機的臂長,設備就位點距離起重機中心約10米。
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空間受限,臂長不能過長,且可能無法使用超起(因為需要回轉空間)。我們選擇 “主臂工況” 或 “不帶超起工況” 的性能表。
- 查詢性能表:
- 找到 “工作幅度”為10米 的列。
-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臂長,既能滿足起重要求,又不會超過廠房高度。假設廠房凈高20米。
- 查詢發(fā)現(xiàn):
- 臂長20米,10米幅度時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70噸。
- 臂長30米,10米幅度時,額定起重量可能降至45噸。
- 制定方案:
- 35噸的重量遠低于這兩種臂長下的額定起重量,安全余量充足。
- 關鍵限制是臂長。我們必須計算吊鉤、吊索具和設備本身的高度,確保在臂長20-25米時,起重臂頂部不會碰撞廠房頂棚。最終我們選擇 臂長22米 的工況,此時額定起重量遠大于35噸,且高度安全。
- 注意事項: 此類作業(yè)要特別注意“旁彎”問題,即側向吊裝時臂架會有所彎曲,實際高度會比理論值高。
案例三:橋梁板吊裝(長臂架、小幅度作業(yè))
場景描述: 在橋梁施工中,需要將重25噸的預制橋面板吊裝到橋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