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SAC5000C8-8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三一SAC5000C8-8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三一SAC5000C8-8全地面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如何應用其起重性能表進行實際作業(yè)。
核心前提:理解性能表的關鍵參數(shù)
在討論案例之前,必須明確性能表上的幾個關鍵參數(shù):
- 工作幅度: 吊臂鉸點中心到吊鉤重物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決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。
- 臂長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
- 配重: 車上安裝的配重噸位(如16t、28.5t、40.5t等)。
- 支腿工況: 全伸支腿(提供最大穩(wěn)定性)或半伸支腿(在狹窄場地使用)。
- 額定起重量: 在特定幅度、臂長、配重和支腿工況下,起重機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。嚴禁超載!
SAC5000C8-8的最大起重量為500噸,但其性能表是一個復雜的多維表格,需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查詢。
應用案例解析
以下是三個典型的工況應用案例,演示如何查詢和使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風電設備安裝(典型的大噸位、大半徑吊裝)
場景描述: 在風電場安裝一臺風力發(fā)電機的機艙,機艙重量為95噸。需要將機艙吊裝到120米高的塔筒頂部。由于塔筒周圍有障礙物,吊車需要停在較遠的位置,預計工作幅度為24米。
吊裝規(guī)劃與性能表查詢步驟:
確定工況配置:
- 吊裝物重量: 95噸(需加上吊鉤、索具重量,假設總重為98噸)。
- 所需幅度: 24米。
- 所需高度: 120米(塔筒高)+(機艙高度及安全余量)≈ 需要吊鉤達到130米以上。
- 臂架組合: 單純主臂無法達到此高度,必須使用 “主臂 + 副臂” 工況。查詢性能表的副臂工況部分。
- 配重: 為獲得最大起重能力,使用 40.5噸全配重。
- 支腿: 場地允許,使用 全伸支腿 工況。
查詢性能表(以副臂工況為例):
- 找到“主臂+副臂”性能表,對應配重40.5t,全支腿。
- 選擇合適的主臂長度和副臂安裝角度(例如,主臂60米,副臂54米,安裝角度30°)。
- 在表格中,找到 “工作幅度”為24米 的這一列。
- 向下查找,對應主臂60米+副臂54米這一行,交叉點的數(shù)字即為該工況下的額定起重量。假設查詢到的數(shù)值為 105噸。
安全校核與決策:
- 額定起重量(105噸) > 吊裝總重量(98噸),滿足要求。
- 注意: 性能表數(shù)值通常是在理想平整堅硬地面下的數(shù)據(jù)。需考慮風載(風電場地風大)、地基承壓能力等安全因素,實際作業(yè)中通常會保留10%-15%的安全余量。105噸的額定值有約7%的余量,在天氣良好、地基處理完善的情況下是可行的。
- 結(jié)論: 該工況配置(主臂60m + 副臂54m,30°角,40.5t配重,全支腿,幅度24m)可以安全完成此次吊裝任務。
案例二:化工廠設備更換(場地受限的吊裝)
場景描述: 在化工廠區(qū)內(nèi)更換一個重35噸的反應釜。廠區(qū)空間狹窄,吊車兩側(cè)有管道和建筑物,無法全伸支腿,只能使用半支腿工況。設備需要吊起并回轉(zhuǎn),跨越一個低矮的廠房,安裝到基礎上,預計最大工作幅度為14米。
吊裝規(guī)劃與性能表查詢步驟:
- 確定工況配置:
- 吊裝物重量: 35噸(總重約36噸)。
- 所需幅度: 14米(跨越廠房時)。
- 場地限制: 必須使用半伸支腿。
- 臂長: 由于廠房不高,主臂即可滿足,選擇較短的臂長以提高起重性能,例如主臂28米。
- 配重:
- 確定工況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