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徐工QAY300全地面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起重性能表的應用案例。
核心概念:起重性能表是什么?
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機操作員的“圣經”。它是一個詳細的表格或圖表,規(guī)定了起重機在特定工況配置下(如臂長、幅度、配重、支腿情況等)能夠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。任何操作都必須嚴格遵循性能表,否則可能導致傾覆等嚴重事故。
徐工QAY300簡介
- 型號: QAY300
- 最大起重量: 300噸
- 起重機類型: 全地面起重機,兼具強大的起重能力和良好的公路行駛能力。
- 關鍵部件: 主臂、副臂、超起裝置、配重、支腿。
性能表的關鍵變量
在查閱性能表前,必須明確以下四個核心變量,它們共同決定了最終的起重能力:
- 工作幅度: 吊鉤中心到起重機回轉中心的水平距離。幅度越大,起重能力急劇下降。
- 臂架組合: 使用多長的主臂?是否安裝副臂?副臂的角度是多少?
- 配重配置: 使用了多少噸配重?是否使用了超起裝置?超起半徑是多少?
- 工況模式: 支腿是全伸還是半伸?是在360°全回轉范圍內作業(yè),還是只在特定區(qū)域(如側方或后方)作業(yè)?
應用案例解析
我們假設一個典型的施工場景:安裝一個重達80噸的化工廠反應塔。
案例一:主臂工況 - 近距離重型吊裝
場景描述: 反應塔位于起重機側方,基礎已經建好,塔體平放在地面上。吊裝距離較近。
步驟1:確定吊裝參數
- 吊裝重量: 80噸(包括吊鉤、索具等所有重量)。
- 所需幅度: 由于設備離起重機較近,預計工作幅度為 10米。
- 起升高度: 反應塔立起后高度約30米,但主臂只需將其吊離地面并初步立起,主臂長度 30米 足夠。
步驟2:查閱性能表(主臂工況) 我們查看QAY300的性能表中對應 “主臂工況”、“全支腿”、“配置最大配重(假設為100噸)” 的部分。
臂長 (米) | 幅度 (米) | 額定起重量 (噸) |
---|---|---|
30 | 10 | 約120噸 |
30 | 14 | 約90噸 |
30 | 18 | 約60噸 |
步驟3:分析與決策
- 在30米臂長、10米幅度下,起重機能力為120噸,遠大于我們的吊裝重量80噸。
- 安全裕度充足: (120 - 80) / 120 ≈ 33% 的余量,符合安全規(guī)范。
- 決策: 此工況完全可行,且安全系數高。操作員可以安全地進行吊裝。
案例二:主臂+副臂工況 - 高、遠距離吊裝
場景描述: 反應塔需要安裝在一個較高的鋼結構框架頂部,安裝位置離起重機有一定距離,且高度很高。
步驟1:確定吊裝參數
- 吊裝重量: 80噸(不變)。
- 所需幅度: 由于框架阻擋,起重機需要停在更遠的位置,預計工作幅度為 18米。
- 起升高度: 安裝點離地約50米。30米主臂已無法滿足,需要加裝副臂。
- 主臂長度: 36米
- 副臂長度: 24米
- 副臂夾角: 30°(用于增加起升高度)
- 總臂長: 約58米(有效高度)
步驟2:查閱性能表(帶副臂工況) 現在我們需要查看 “主臂+副臂工況” 的性能表,對應36米主臂 + 24米副臂(30°夾角),全配重,可能還需要啟用超起裝置以增加穩(wěn)定性。
臂長組合 | 幅度 (米) | 額定起重量 (噸) |
---|---|---|
36m + 24m副臂 | 18 | 約85噸 |
36m + 24m副臂 | 22 | 約65噸 |
步驟3:分析與決策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