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聯(lián)ZTC1100H753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(lián)ZTC1100H753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中聯(lián)重科 ZTC1100H753 是一款 110 噸級的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吊裝作業(yè)中的核心指導文件。能否正確應用性能表,直接關系到作業(yè)的安全與效率。
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工況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 ZTC1100H753 的起重性能表。
案例一:城市立交橋預制箱梁安裝(主臂工況)
場景描述: 需要在城市立交橋工地,安裝一段重 45 噸的預制箱梁。作業(yè)半徑(吊車回轉中心到箱梁重心的水平距離)預計為 14 米。現(xiàn)場地面堅實平整,支腿可全伸。需要使用主臂作業(yè)。
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首先確認是主臂工況,支腿全伸。這是最常用、起重能力最強的工況。
- 查閱性能表: 找到 ZTC1100H753 對應“主臂、全支腿”的性能表。性能表通常以臂長和作業(yè)半徑作為縱橫坐標。
- 匹配參數(shù):
- 額定起重量: 在性能表中,找到與你計劃使用的臂長和作業(yè)半徑交叉點的數(shù)值。
- 假設我們使用28米的主臂長度(這是一個常用且經(jīng)濟的初始長度),在14米的作業(yè)半徑下,查表得知其額定起重量約為 53噸。
- 安全校核與決策:
- 比較: 構件重量 45噸 < 額定起重量 53噸。從數(shù)值上看是允許的。
- 考慮安全系數(shù): 吊裝作業(yè)必須考慮動載荷(如起升、回轉時的慣性力)和不確定因素(如風力)。通常要求實際吊重不超過額定起重量的 75% - 85%(具體根據(jù)公司安全規(guī)程,但絕不能超過100%)。
- 45噸 / 53噸 ≈ 85%。這個比例處于安全臨界點,需要非常謹慎。
- 最終決策:
- 方案一(優(yōu)化): 如果可能,盡量調整吊車站位,將作業(yè)半徑縮小到12米。查表可知,28米臂、12米半徑的額定起重量會顯著增大(可能超過60噸),安全余量更足。
- 方案二(可行但需嚴格控制): 如果無法縮小半徑,則必須嚴格按85%負荷進行作業(yè)。作業(yè)前進行試吊,檢查吊車穩(wěn)定性;作業(yè)中動作務必平穩(wěn)緩慢,密切關注風速,確保萬無一失。
案例二:廠房內設備檢修(副臂工況)
場景描述: 在某工廠高跨廠房內,需要對一臺位于屋頂附近、重8噸的設備進行拆卸檢修。設備上方有屋頂,主臂無法垂直起升,需要將設備水平移出。所需作業(yè)半徑較大,約為22米,且需要一定的高度。必須使用副臂(飛臂)來增加臂長和調整角度。
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此為主臂+副臂工況。副臂可以安裝在不同角度(如0°,15°,30°等),角度越小,起重能力越接近主臂工況,但作業(yè)高度越低;角度越大,作業(yè)高度越高,但起重能力會顯著下降。
- 查閱性能表: 找到對應的“主臂+副臂”性能表。這個表會更復雜,需要同時確定主臂長度、副臂長度、副臂安裝角度和作業(yè)半徑。
- 匹配參數(shù):
- 假設配置為:主臂31.7米 + 副臂9.5米,副臂安裝角度30°。
- 在22米的作業(yè)半徑下,查表得知其額定起重量可能僅為 9.5噸 左右。
- 安全校核與決策:
- 比較: 設備重量8噸 < 額定起重量9.5噸。
- 考慮安全系數(shù): 8噸 / 9.5噸 ≈ 84%。同樣處于需高度警惕的范圍。
- 關鍵風險點: 副臂工況下,起重機的穩(wěn)定性比主臂工況差,對操作精度要求極高。特別是這種需要“溜鉤”水平移動的作業(yè),會產(chǎn)生額外的動載荷和側向力。
- 最終決策:
- 此方案理論可行,但風險較高。必須由經(jīng)驗豐富的司機操作。
- 考慮是否有更優(yōu)的副臂安裝角度?例如,如果15°角度能滿足高度要求,其22米半徑的起重能力會大很多,安全系數(shù)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