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聯ZAT6500H763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ZAT6500H763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中聯重科 ZAT6500H763 是一款 650 噸級的全地面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現場吊裝作業的“圣經”。精通其應用是確保吊裝安全、高效的關鍵。
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工況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應用 ZAT6500H763 的起重性能表。
核心前提:理解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分析案例前,必須先理解性能表的幾個核心參數:
- 工況配置: 這是性能表的基礎,包括:
- 主臂工況: 主臂長度、是否帶副臂(如 LJDB 變幅副臂)、是否帶超起(如塔式工況)。
- 支腿模式: 全支腿或半支腿,決定了起重機的穩定基礎。
- 配重: 車上配重 + 車下配重的總重量。
- 作業半徑: 吊臂回轉中心到吊鉤垂直線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查表的第一關鍵參數。
- 額定起重量: 在特定工況、半徑下,允許起吊的最大重量。這個重量已經包含了吊鉤、索具的重量。
- 臂長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通常,在相同半徑下,臂長越長,起重量越小。
- 角度/高度限制: 性能表通常會注明某些工況下的最大起升高度或對臂架角度的限制。
應用案例詳解
案例一:風電設備吊裝(典型的大噸位、大半徑作業)
場景描述: 需要安裝一臺風力發電機組,機艙重量為 110 噸,輪轂高度為 100 米。現場有足夠空間展開全支腿。
吊裝目標: 將機艙安全吊裝至 100 米高的塔筒頂部。
應用性能表的步驟:
- 確定工況: 由于高度要求高,單靠主臂無法滿足,必須使用 “主臂+塔式副臂” 工況。假設我們選擇 主臂60米 + 塔式副臂54米 的工況。
- 估算作業半徑:
- 塔筒高度100米,吊裝時機艙需略高于此高度。
- 根據吊臂組合的幾何尺寸,估算出在達到約105米高度時,對應的作業半徑大約為 24米。
- 查詢性能表:
- 找到 “主臂60m + 塔式副臂54m” 對應的性能表分頁。
- 在左側“半徑”列中找到 24米。
- 水平向右查看該行對應的“額定起重量”。假設在24米半徑下,額定起重量為 125噸。
- 安全校核:
- 吊物重量: 機艙 110 噸。
- 吊具重量: 專用吊梁、索具等約 5 噸。
- 總吊重: 110 + 5 = 115 噸。
- 比較: 總吊重 (115t) < 額定起重量 (125t)。滿足要求,但有 10 噸的余量。
- 關鍵檢查:
- 風速: 高空作業風速必須嚴格控制在性能表允許范圍內(通常≤ 8.3m/s)。
- 地基處理: 確保支腿下方的地基堅實平整,能承受巨大的接地比壓。
- 旁彎檢查: 超長臂架工況下,需實時監控臂頭的旁彎值,確保在安全范圍內。
案例二:化工廠反應塔吊裝(重量集中,空間受限)
場景描述: 在化工廠密集的設備區安裝一臺重 85 噸的反應塔。周圍有管廊和設備,起重機站位受限,需要較大的作業半徑。
吊裝目標: 將反應塔吊起并穿過管廊,安裝到基礎上。
應用性能表的步驟:
- 確定工況: 重量和高度都不算極端,但半徑要求大。優先考慮使用 “主臂” 工況,因為其架設速度快,效率高。假設使用 全伸主臂 84 米 工況,全支腿。
- 確定最不利半徑: 由于設備密集,吊裝過程中,吊臂需要抬升并回轉,過程中會出現一個 最大作業半徑。假設這個最大半徑為 32米。 3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