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工XCT60L5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徐工XCT60L5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徐工XCT60L5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如何應用其《起重性能表》來指導實際作業(yè)。這不僅是操作規(guī)范,更是安全施工的核心。
第一步:理解XCT60L5的關鍵性能參數(shù)
在查看性能表之前,必須先掌握幾個關鍵概念:
- 最大額定起重量: 60噸。這是在最佳工況(全支腿、全方位、最短工作半徑)下才能達到的極限值。
- 主臂長度: 五節(jié)U形截面主臂,全伸長度可達44.5米。
- 副臂: 可選配副臂,可進一步延伸臂長,但會大幅降低起重能力。
- 工作半徑: 吊鉤中心到起重機回轉中心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決定起重能力的最關鍵因素之一。
- 支腿工況: 性能表基于全支腿工況制定。如果使用半支腿或輪胎工況,起重能力會急劇下降,必須查閱對應的專用性能表。
第二步:如何讀懂《起重性能表》
徐工的起重性能表通常以矩陣形式呈現(xiàn)。行代表主臂長度,列代表工作半徑,交叉點的數(shù)字即為在該臂長和半徑組合下的額定起重量。
核心原則:
- 半徑越小,起重量越大。
- 臂長越長,在相同半徑下,起重量越小。
- 嚴禁超載! 性能表中的數(shù)值是考慮了穩(wěn)定性的極限值,實際操作中必須留有安全余量。
第三步:不同工況下的應用案例
以下是三個典型的作業(yè)場景,演示如何應用性能表。
案例一:近距離重物吊裝(例如:安裝大型設備基礎)
- 場景描述: 在空曠的工地上,將一臺重45噸的設備吊裝到基礎上,吊裝距離(半徑)約為7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全支腿,全方位作業(yè)。
- 查閱性能表: 找到對應 7米半徑 的列。
- 匹配臂長: 由于是近距離吊裝,我們使用較短的臂長,例如 10.6米(主臂全縮狀態(tài))。
- 查找額定起重量: 在 10.6米臂長 與 7米半徑 的交叉點,性能表顯示額定起重量約為 50噸(具體數(shù)值請以官方性能表為準,此處為示例)。
- 決策與分析:
- 結論: 50噸 > 45噸(設備重量),從起重能力上看是可行的。
- 安全考量:
- 雖然額定50噸,但45噸的負載率已經(jīng)達到90%,屬于重載作業(yè)。
- 必須確保地面堅實平整,支腿完全伸出且墊牢。
- 操作必須極其平穩(wěn)緩慢,避免急停急起。
- 建議使用重量傳感器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。
案例二:中遠距離、較大高度吊裝(例如:鋼結構廠房屋架安裝)
- 場景描述: 在廠房內(nèi),需要將一根重15噸的鋼梁吊裝到離地15米高的柱頂上。起重機中心到安裝點的水平距離(半徑)約為16米。
- 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全支腿。
- 計算所需臂長: 不僅要考慮高度,還要考慮吊索具高度和吊鉤離臂頭的高度。假設總高度需要臂長達到 26米 左右。
- 查閱性能表: 找到 26米左右臂長 的行(例如24.7米或28.2米),再找到 16米半徑 的列。
- 查找額定起重量: 在交叉點,性能表顯示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18噸 左右。
- 決策與分析:
- 結論: 18噸 > 15噸,起重能力滿足要求。
- 關鍵點: 這個案例的挑戰(zhàn)不在于重量,而在于幅度(半徑)和臂長。操作員需要精確控制幅度,因為16米半徑已經(jīng)屬于中大幅度,起重能力下降明顯。稍有超出,就可能超載。必須使用電腦力矩限制器進行保護,但操作員自身對幅度的判斷至關重要。
案例三:使用副臂進行高、遠距離吊裝(例如:安裝通訊塔尖)
- 場景描述: 需要將一個重3噸的塔尖安裝到40米高的塔頂。